后退

户外旅行中,如何防止溺水,尤其是夏天的时候

admin


一、环境选择与行为规范

水域选择原则‌

避开无安全标识的野外水域(河流、水库、暗流区),优先选择配备救生员的正规游泳场所
提前观察水域环境:检查水下是否有暗礁、水草、漩涡等危险因素,评估水深变化梯度
避开涨潮、暴雨后等危险时段,警惕水流速度超过1m/s的急流区域

行为禁忌清单‌

绝对禁止单独行动,需至少3人同行且包含水性熟练者
避免跳水、潜泳、水下打闹等危险行为,防止头部撞击硬物或呛水
饮酒后4小时内严禁涉水(血液酒精浓度>0.02%将显著降低自救能力)
二、个人准备与装备

技能与身体准备‌

掌握持续性踩水(至少10分钟)和仰漂等自救技能
游泳前进行15分钟动态拉伸,重点活动肩关节和腓肠肌(小腿抽筋高发部位)
携带哮喘 inhaler(如有病史),空腹/饱腹状态下避免下水

防护装备配置‌

强制穿戴CE认证的救生衣(浮力≥15.5磅),随身携带高频求生哨
使用防水袋封装手机等电子设备,确保紧急通讯功能正常
配备抛绳包(绳长≥20米)或伸缩救生杆等救援工具
三、应急处理流程

溺水初期自救‌

身体后仰伸展四肢,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维持浮力
发生抽筋时:单手抓住脚掌向躯干方向扳拉,同时用另侧手臂划水

同伴救援规范‌

遵循「叫叫伸抛」原则:先呼救→用竹竿/树枝延伸接触→抛投浮具
多人组成「人链」救援时,前后人员间隔不超过1.5米并紧抓手腕

医疗急救要点‌

获救后立即清除口鼻异物,用海姆立克法排出呼吸道积水
无自主呼吸者立即实施CPR:30次胸外按压(深度5-6cm)配合2次人工呼吸

四、高风险场景预防
峡谷溯溪‌:穿戴专业溯溪鞋(Vibram大底),水流超膝深时架设保护绳
漂流活动‌:检查橡皮艇气密性,佩戴全包裹式头盔
海边游玩‌:关注离岸流警示(白色浪花中断区域为危险标识)

夏季溺水事故中79%发生在看似平静的水域,建议每15分钟进行人员清点,并设置专人负责环境监控。携带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,预防水中生物蜇伤引发的二次意外。